數學應該怎麽教

近年來,許多國中小的孩子在數學學習上感到挫折,甚至因此失去學習信心。雖然各級政府與民間公益機構極力推動數學補救,但效果有限。所以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數學應該怎麽教,才能有效提升孩子的數學學習成就?

傳統的數學教學偏重於“演算”或“算法記憶”,強調不斷的反復練習。但是對於孩子心中的問題,學數學有何用,對於孩子常犯的錯誤:例如(1/2)+(1/3)算成(2/5),不能正視。以致孩子在學習上有愈來愈多的挫折感。

因此,家百濃的數學教學強調“問題解決”與“概念理解”。也就是,經由遊戲和實際的生活情境問題,讓孩子學習問題解決,進而建立重要的數學概念,明白數學演算背後的原理,然後能活用數學,讓學子在學習時感到興趣和成就感。

智能評估和提升訓練

另外,根據近年許多的腦科學研究證實,孩子的工作記憶和空間智力與孩子的數學成就有高度相關性。換句話說,如果孩子的腦部發育比一般孩子稍晚,就有可能在數學上產生學習困難。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根據個別差異幫助孩子數學學習有客觀的限制。

家百濃教育因此採用一對一或小小班的數學教學,重視個別差異。也經由遊戲等方式評估和提升孩子的智力,並按著其發展狀況,進行適性輔導與智力成長訓練。

爲何孩子會將 (1/2)+(1/3) 得出 (2/5)?

以下文章是舉例説明概念理解對數學學習的重要。如前所述,許多學子們在學習演算時經常發生“可笑”的錯誤,結果所得到的不是理解,鼓勵,或解釋,反而得到的是訓斥,羞辱,或被要求去做更多類似的練習題目。但很少老師能夠深入理解孩子在演算的概念上是哪裏不明白了。

如果問你要如何解釋正確的算法,你大概會說要先將分母通分,也就是將(1/2)先轉變成(3/6),將(1/3)轉變成(2/6),然後再將分子的部分相加,得到(5/6)。如果對以上演算不懂的孩子,他們就會問你,什麼是通分,為什麼要通分?那你就要接著回答分數的概念。但你知道分數可以代表許多不同的概念嗎?有些概念容易幫助你解釋,有些反而愈描愈黑。 

例如你可能就會解釋分數額概念如下。(1/2)代表一個蛋糕的一半,(1/3)代表一個蛋糕平均切成三塊中的一塊。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那半個蛋糕和切成三等分後其中一塊的蛋糕加起來,為什麼是(5/6)?你怎麽去“加”這兩塊不一樣大小的蛋糕呢?這還真不是一下能說清楚了。

其實同樣一個分數(1/2),可以代表不同的概念。除了一個蛋糕的一半,也可以代表以下幾種概念:300 cc 水瓶一半的水,手邊有30顆巧克力糖的半數15顆,以及小明是他哥哥年齡的一半。如果仔細探究,就會發現同樣是(1/2),實際的情境可以很不一樣,背後所代表的概念也不一樣。以上的三個例子分別表徵三個不同概念:連續量的部分量,整數量的部分量,和兩個數之間的比例關係。用不同的概念去理解爲何(1/2)+(1/3)=(5/6),就會發現有些容易解釋,有些不容易解釋。你可以試試看。

從以上例子説明數學是一種符號語言,同樣的符號可以表徵不同生活情境,不同的概念。很多的時候,學子們只被要求去對這些抽象的符號進行演算,或只給與單一,簡單的基本解釋(例如蛋糕的一半),卻沒有經由豐富的生活例子去深入了解同樣的抽象符號所代表許多不同的涵義。

家百濃的數學輔導強調對同樣數學符號所代表的各種概念,經由實際生活情境給與解釋,再從實際例子學會演算法則背後的原理,使學子們能真正的學會用數學語言進行問題解決。